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科研之外:激光剑出

$
0
0
60年代,激光刚问世,是一种前所未见的超强光,应用前景深远而且多样化。为了通俗化,我姑且叫它“激光剑”。当年,要用这前所未见的激光做实验,必须有钱,有好设备,还需要才智。当时苏联科学院,重点支持两位激光发明人,诺贝尔奖得主,在最好的物理研究所里,发展激光前沿科技和应用。那里有一大批年轻的研究员,他们是当年苏联的科技精英。其中一位是德博士。他才智双全,敢于幻想。 1960年代中期,他根据他的同事克博士的理论,设计了一套实验,第一次用激光剑,刺进原子里,把它切成两块,一块重一块轻[注1]。在当时的科学界里,那是了不起的、近乎不可能的事。从此,世界上就有很多个实验室,跟进探讨这全新的物理问题了。 领导十几个法国精英 10年后,在激光“刺切原子”这领域里,做得最好的,是法国核能研究所的孟博士,和他所领导的十几个年轻的法国精英。凡是这领域里的人,都以结交他们,或访问他们为荣。 1975年,孟博士邀请我到法国访问他们,合作了一个夏天。我可真乐了。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苏联的德博士,就问孟博士。 “好久没看到德博士发表新科研成果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我问。做基础科研的人,一有新结果,都争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苏联的科学家也不例外。 “知道。他的实验室早已被迫关门。听说他只剩下一个小小的办公室了。那是杜博士告诉我的。”杜博士来自苏联科学院,在孟博士的实验室里访问合作一年。 “哎呀!太可惜了!为什么呢?他做错了什么事?” “据说,那是因为儿子的事情。 1960年代末期,他的儿子,在莫斯科街头示威。遭逮捕后,被流放到巴黎。”当时,苏联管制森严,那一个人出了政治问题,就会连累很多人。人民出国很费事。只有特别身分的人,才能顺利出入。杜博士出国一年。据说,他一直住在巴黎市中心的一个高级旅馆里。我和他在实验室里,还蛮谈得来的。有一次,我和内人请他到我们的住处,共进晚餐。他带来了两罐东西,送给我们。上面写满俄文。我们看不懂,没问也没在他的面前打开。 过了一星期,我们好奇打开一罐来看,黑黑软软油油的颗粒,又腥又臭,马上把它丢到垃圾桶里,没开的那罐也丢了。 丢了两罐上好鱼子酱 “你明天回实验室,千万别告诉杜博士,他送给我们的罐头食物,已经过期坏了。”内人告诫我说。 这个秘密,我们隐藏了十多年。后来,我们和苏联的科学家来往多了,渐渐学会吃俄国人的食物,更学到如何欣赏鱼子酱;黑红两种,吃法相同:一小块面包,涂上鱼子酱,上加一小块牛油,一口吃下,配上一口伏尔加烈酒,腥臭之味,和伏尔加酒的特别香味互补,真是别有风味。回想多年前的事,才知道丢了两罐上好的、最贵的黑鱼子酱。同时我们也暗中错怪了杜博士。 回头看看。 1979年,我到法国诺曼迪参加一个国际强激光物理会议。苏联来了一位代表。他做报告时,第一句话就说,“今天,我是代表德博士,报告他们的新成果的。原因是他不能出国。”原来,德博士虽然不能有他自己的实验室,他还是可以在苏联境内走,和不同的实验室交流,或指导他们。 取得更新实验结果 他到了乌克兰南部一古老的小大学,在一个很小的实验室里,带领他的合作者,取得很新的实验结果。他们激光一剑刺去,能把原子一下切成三块,一重两轻[注2]。那又是惊人的发现。 一剑两块已不容易,何况一剑三块?这“武功” 可厉害了。我还记得,我听了后,非常激动。深深佩服德博士的勇气和才智。也深深了解,有钱财和高级设备,不一定就能创新。从此强激光物理界里,又开创了新的一页,他的冲击波至今还在荡漾。 [注1]所谓多光子电离,释放一个电子的意思。 [注2]所谓多光子双电离,同时释放两个电子的意思。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