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同葡萄酒是文化,但不是土豪想的喝葡萄酒就等于有文化,而是酿造葡萄酒的理念可以反映一个产酒区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只要看看法国和意大利这两个葡萄酒王国,你就可以窥见两个民族的差异,比看历史书更有趣更实在。
法国人酿酒,首先会找寻最适合的土地开垦葡萄园,选择最适合的葡萄品种,然后钻研最适合的方法,经过长时间经验累积,只要遇到风调雨顺的一年,便可酿出绝世好酒。意大利人的想法不一样,葡萄酒是餐桌不能少的东西,吃饭就要喝,不是奢侈品,为了降低成本,每个区都要自行生产,问题是不是每个地区都适宜种植葡萄,在欠缺先天条件的情况下,便要葡萄农及酿酒师施展浑身解数。他们的首要任务,不是打造出绝世好酒,只要不太难喝便是了。
选择成熟品种
如果你到过意大利Veneto,这个雨水太多、气温太冷和阳光不足的地区会令你明,她本来并不是一个理想的产酒区,换成法国人,根本不会花时间在这个地方。意大利人想法不同,Veneto有威尼斯有维罗纳,都是全国其中最多游客的城市。要游客宾至如归,不应给他们喝从老远地区运送过来的葡萄酒,酒牌中亦不可能只有贵价货。
于是当地人选了Valpolicella及Soave这两个地方开垦葡萄园,因为那里有大量山坡,良好的排水性解决了雨水多的问题。可是阳光不足无法扭转,惟有选择比较容易成熟的葡萄品种。问题是这些葡萄通常味道较淡,酒身较薄,很难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佳酿。将葡萄先风干才榨汁酿造的Amarone della Valpolicella,便为了对付这个缺点应运而生。
风干葡萄技术
我在Sartori di Verona酒庄喝到的Marani白酒,也聪明地应用了风干葡萄的技术,先把葡萄风干40天,把本来是一瓶简简单单的Soave白酒,打造成一瓶香气浓郁、酒体圆浑,充满层次的Garganega白酒。这不但是Amarone的白酒版本,更是意大利葡萄酒在新旧世界夹击下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