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喝过一瓶Tenuta delle Terre Nere的Etna Rosso之后,便深深被这个产区吸引着。赴西西里岛路途迂回,花的时间可以去到南美洲,但近年来还是按捺不住跑了两趟。还是亲身到达Etna,才知道这座活火山不但为酒粉带来了Nerello Mascalese及Nerello Cappuccio这两种不可思议的红酒葡萄,原来她的白酒,亦是独当一面的性格巨星。
Nerello Mascalese及Nerello Cappuccio的关系,有点像波尔多的Cabernet Sauvignon及Merlot,前者单宁比较强一点,酿酒师可以透过勾兑的比例设计出他心目中的风格。酿造白酒,酿酒师的选择更多,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了Catarratto,Minella Bianca及Carricante等等。
延长成长周期
气候暖的产酒区不利白酒生产,往往无法保留最重要的天然酸度,Carricante的骄人酸度,则成为了地区救星,她的迟熟特征,又大大延长了成长周期,可让葡萄树吸收更多养份及矿物。
Guglielmo Cambria在90年代没有太多人认识Etna的时候,已经决定了集中开发Carricante的潜质。
Cottanera酒庄的100公顷土地,其中的65公顷开垦成为葡萄园,红酒葡萄除了NerelloMascalese、Nerello Cappuccio,还引入国际葡萄品种,例如CabernetSauvignon、Cabernet Franc,甚至有非常罕见的Mondeuse,生产的酒款多达7个系列。白酒简单得多,入门级是SiciliaIGT,由Inzolia及Viogner混合酿造,主要针对主流市场,另一款Etna Bianco则清一色采用Carricante。虽然Catarratto才是西西里岛最广泛种植的白酒葡萄,但她之所以受欢迎完全因为粗生产量多,在西西里岛葡萄酒重量不重质的年代,胜出是必然的事。
悠长的鲜爽葡萄酒是一门生意,酒庄不能漠视市场,Cottanera在葡萄酒无利可图的年代,曾经改种榛子,1997年重新种植葡萄,聘用的全是女性,在香港可能要被平等机会委员会问话。现在Etna成为了西西里岛新宠,全赖地区各酒庄走前一步,预先押下注码。可惜Guglielmo英年早逝,听不到我对CottaneraEtna Bianco的赞美。不过,那种火山的矿物气息及悠长的鲜爽,却会继续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