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面子书红人胡一刀在面子书上介绍“大城堡巴必佬烧肉!”。在发布的短短18个小时内,居然有64个分享。
相比昔日论政说事的分享比率,足足高出一半有余……由此可见,烧肉,乃叫人———戒不了吃肉的平民美食。
几乎每一个小镇,都有自己的烧肉。
小镇烧肉和大城市大不同的是……小镇大多还保留传统的全只烧法,不像城市,过度精制,部位是特别筛选。而且很多经已不再用炭火烘烧。
在小货车上卖烧肉
陈玉光———玉光茶餐室老板,也是街坊吃惯买熟的烧猪档,以前是在附近巴刹营业,后来,自己买了店屋,就在沙叻秀花园店屋旁的废置小货车上兜售烧猪。
“迟点附近的公寓完成,发展商会进行市区美化计划,我就不能在店旁货车上卖烧猪了,到时会在店里安置一个摊位,继续卖烧猪。”
废置的小货车上砍卖烧猪流溢的是一股颓废的不羁、不束缚的流动感,小货车上的营业,就像是一个附属的赠品,尤其是看到街坊围着货车,一边排队,另一厢和老板聊上两句,这样的互动,很和谐。
带路的余国仁大力推荐玉光的猪杂粥和烧肉,记者不爱吃猪内脏,因此只观友人吃,自己点了一碗鱼粥,不说猪粥的好坏,只是记者面前的这一碗粥,老实说,“颗粒”太粗了,不滑,不像潮州粥,也不像广东粥,不懂如何定位……所以认同余国仁的建议,猪杂粥,烧肉,是最完美的!
肥瘦粗嫩各有其好
不过一碗才4.50令吉,便宜到……不能嫌了!(唯,煮粥的老板娘最近手受伤,休息中。)店里其它选择还有云吞面和咖哩面。
玉光烧猪,同仁们指定要“沙梨笃”(“沙梨笃”,后腿对上靠近臀部位)……据说,沙梨笃最好吃,老实说,个人是觉得,肥瘦粗嫩,各人各有其好,嗜肥者你给瘦肉,肯定不得他心。因此,关于部位,可以研究,认识。
人在现场,还是靠眼睛去选肉吧。
老板则认为,烧腩,就是排骨部位,前面算下去第三、四条骨,最好吃,有骨,油香又够。喜欢玉光烧肉的理由,可能它的包装够陈旧吧,我们订了两份烧肉,服务员是用油纸捏成一团的“烧肉”摊在桌上的,纸上,烧肉现。
全世界的烧肉好吃与否,关键都在皮,皮要脆香,肉要带油,柔嫩松软。玉光的皮与其他的烧肉有点不一样,额外的焦香,识货者说,抹了一层“糖质”的关系。
玉光茶餐室
A-35,Jln Tunku Empat Salak South Garden
012-6303268
7am-3pm(周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