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落霞余晖:旅游文章

$
0
0
我喜欢看旅遊文章;我也写旅遊文章,当然,最重要的是本身更喜欢旅遊。目前正在同时看两本本地作者写的旅遊书,一是林悦编的《我的私房地图II》;一是林艾霖的《旅图》,都写得很精彩。 旅遊文章写法多姿多彩,有活泼的、有严肃的;前者随兴,後者考據认真,各有看点。有人注重人文的描述、有些分享美食的报道,有些则偏向於美景的欣赏。有的写得轻灵犹如一首诗;有些像篇美文;也有人以白描手法,如实地流露自己的感受和场景。 说来有趣,偶而参加旅行团出游时,一些旅伴知道我是从事文字工作,都会这样的问我:“爱薇,你会不会将我们这次旅行写成文章?我们准备拜读!” 我回说不一定。不错,这20多年来是走了不少地方,有“孤军”上路的、有與友好结伴同行的、也有参加旅行团的,不拘形式。旅行是件赏心悦事,不信请看那些同行的旅伴回来时的那份雀跃、兴奋神色,人还没回到家,大家就已互相约好下一次的旅程目标了。 诉诸文字 记得初时刚有機会到国外旅遊时,那份激动的心情,难以形容,一切是那麼新鲜、那样让人振奋。因此一回到家,迫不及待地,趁著记忆犹新,赶紧将旅途的一些特别景点,难忘印象书写下来,再配上一些生动图片,一篇篇的旅遊文章就如此这般“产生”了。而我的第一本旅遊散文:《外面的世界真精彩》(1994年出版,姚拓先生作序),就是在这样的心情写下来的。此後又连续出版了《地图在我心中》、《人海荡舟》以及《走进恒古的梦境-香格里拉》。 坦白说,我不是每次出游就一定会诉诸於文字,主要看心情。首先是必须那个地方甚麼人文特色、景色能感动我,例如到北欧的挪威时,我只写了一篇有关两个地方,一个是“七山之城”,人口只得20多萬,有八、九百年历史的小山城———卑尔根;一个是维格兰雕塑公园,那是雕刻家,维格兰花了40年,将人从生到死的过程,用121个雕塑作品呈现出来,当时一看,心灵立刻为之震撼不已。 台湾故友———著名少年小说家李潼,生前对我说,他去了一趟欧洲17天,回来就写了10多篇旅遊文章,赚了不少“旅费”回来。他半开玩笑说我旅遊了这麼多地方,应该可以写得应该更多,不仅仅是这麼4本旅遊散文而已。 不再是梦 话说回来,现在出门旅遊可方便多了。 90年代开始出游时,有关的旅遊书还不是很多,尤其是那种图文並茂、印刷精美的旅遊书。主要是因为需求不大,出版社也不敢花大本钱去印刷;网络也没现在普遍,所谓地图啦、行程啦、天气等等,绝大多数都是通过书本去搜索、参考、策划。现在嘛,只要触动滑鼠,上网查询一下,再来货比三家、定好交通、接送和下榻酒店(现在又多了民宿可供选择),只需买张機票前往即可,所以,正如某家廉航公司的宣传口号:人人可以飞。我想再加多一句:出国旅遊再也不是梦! 俗语常说:百闻不如一见。确实是这样。有些地方,在旅遊书上被形容得有多美就有多美,等到自己亲身一游,才知道原来並不是那麼一回事。因为有些旅遊书是被某家出版社或某个機構“授命”而写的,因此,他只能尽量说“好话”,所以有“尽信书不如无书”之说。因此,我觉得一般的旅遊书不外是拿来当参考资料,至於旅遊文章,纯然是个人的一种抒发和感受,就当文章欣赏好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