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仓促促去了一次广州公干。
四天三夜的行程,现在回想,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工作后的夜晚和蔡澜举杯共箸。由于太理所当然,也因赴会者群星熠熠(丹斯里杨紫琼、丹斯里杨肃斌)……所以,当下并没意识到,原来,赴了一场蔡澜美食团的约会。
蔡澜爱吃传统菜
真是有眼不识———北园。这是上网浏览了北园资料后的感想。
1958年,建筑大师梁思成来穗参加座谈会,有人问他最赏识广州哪幢建筑物之设计?梁先生脱口而出:北园酒家。
所以……到北园,只赏其味,未品其景,扼腕。
都是那个蔡澜先生模糊视听,席会近尾声时,他鬼马兮兮的凑前来说:“这里的老板不是很喜欢我,因我来这里都吃便宜的菜,贵的菜色我统统删掉了。”
第一次来的记者,即刻被大师给唬住了。
可是回头一想,贵的菜色被删了……才怪。其中有一道菜可是用鲍鱼炒菇啊!虽然,那生鲍一点都不入味,反而菇炒的香甜都被诱发出来了。所以,当时脑里的印象是:“这里的住家或者私房菜必定做的很好。”反而,贵菜……可是,这里的便宜菜,应该也便宜不到哪里去吧!因它可是“国家级”酒家。
事实上,记者真的是被蔡澜给唬弄了,其实北园是蔡澜常会到访的店。而且老板一看到蔡先生光临都会自动自发的祭出传统菜,因他知道蔡澜就爱吃怀旧菜。
喜欢传统广东菜
蔡澜在访问中曾经提到,他很喜欢传统的广东菜,可是在广州做得好的传统粤菜,已越见稀少。
那一天在北园,我们几乎都在吃“猪”宴。
回想,十多道的菜肴,明明白白的“猪料理”就有……烧乳猪、猪杂汤、猪油捞饭、小春卷、红米肠都有猪的成份。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鲍鱼焖菇,初时我们一看到如此奢侈的用鲍鱼炒菇,大伙都争相拍照,然后就屏息等吃,可是,咬了一口没什么味道的鲍鱼后,大家都面面相觑,大失所望。反而,那菇焖的一流。
还有一道人人叫赞的就是红米肠。粉红色的水晶皮,虾新鲜,最令人惊喜就是咬起来“卡卡卡”声的酥脆,口感就像软壳蟹一样。
另一道个人很喜欢它的是它的烧乳猪,皮一点都不薄,厚厚的,也可以很脆,比只是吃皮的还有味道。
顺德菜无鱼不欢
滋粥楼……它的外型有整栋万达镇OldWing这么大,可是,就只是一间餐厅。
当车子行驶过你会为这一间以粥为名的餐厅行注目礼。而想不到,乘载我们的巴士就停在这家餐厅。
一走过大厅,也是吓人的“空”。一整个底楼都是空置的,就是拿来摆设古董,浩大庄严。
顶上一楼,厢房都是以“粥”为名,有一个“洞房花粥”,特别引人发噱。
喝完粥才上油条
一坐下,就有服务生将一碟啦啦倒进粥里,还以为一会就有啦啦粥吃,怎知,她只是将啦啦捞起,一粒米水都没给我们;接下仙骨鱼、海馒、青菜也只是吃料,没的喝粥水,和大马的粥生锅很不一样。一直到最后,其它的主菜都陆续上完了,服务生就在刚刚涮过款款海鲜的白粥里,加入榄菜,一人只分得两小口这么多的粥水……最令人喷饭的是,粥都喝完了,油条才上。
如果说北园是以猪做主题。这一餐可是主吃鱼。吃到最后有一锅凤眼果焖鱼,几乎是搁在桌上无人问津。幸好记者八卦,就将它分派给全桌的人,结果一试,味道超好的。还好过之前的古法蒸鱼。
蔡澜好鱼,而这家餐厅主打顺德餐,东主是顺德人,顺德是一个鱼米之乡,当地人善于养鱼,淡水鱼很出名,所以,吃顺德餐,当然是无鱼不欢。
3种无米粥
印象最深的是仙骨鱼和海馒。但在顺德还有鲩鱼、缩骨鱼也是当地的名产。
店里的“无米粥”一共有3种口味:白粥、粟米和冬瓜粥,是以4个小时的慢火慢熬而就。然后再将米粒用做过滤的“粥水火锅”。
古法蒸水库仙骨鱼的鱼头,在鱼头下面的是碧绿的苦瓜片,鱼头拌以特制的甜酸面酱,还有豆豉蒸出来。试了一口,啊,好久没吃到如此古老的菜式了,心里自在欢喜。
滋粥楼番禺市桥番禺广场东侧(中银大厦后面)020-84620888
北园小说
“食饭去北园,饮茶到泮溪”,上世纪60年代广州人的流行语,如今有多少人还熟知?创建于1928年的北园酒家,是广州最早的园林酒家,以烹制正宗粤菜著名。
1958年酒家更新扩建,由广州著名园林建筑师莫伯治设计,其建筑风格类似西关大屋,朱光市长为其题字“北园”。从此,北园与泮溪、南园一道,并称为广州三大园林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