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字言字语:标签

$
0
0
烈日当空,我在大学里那设有冷气的食阁,吃着热腾腾的汤面,喝着冰咖啡,也一边听着耳机里的中文电台,幸福也寂寞。现在正置大学假期,在食阁里能看见的青春面孔没几个。平日的朝气蓬勃在校园里突然消失了,却也因此多了份宁静,少了烦躁与拥挤。 吃着想着时,眼前突然出现一群女中学生。她们个个扎着马尾,精神奕奕的样子,身材精健,穿着运动制服,背后写着大大的“RAFFLES”(注:新加坡莱佛士女中,新加坡的名校之一)。 “噢,原来是名校生……”我内心独白道。 我继续一边吃我的午饭,一边观察她们,也一边在脑海中幻想她们的生活。 “这群汗流浃背的小女生大概是来参加运动比赛的吧……她们的眼神是多么有自信啊,就像处变不惊的成年人,偶尔和同伴间的嬉笑打闹,才透露出她们的实际年龄……她们的样子都长得挺秀气的,运动又好,学业成绩优异更是不必说,日子一定过得很神气吧……这样子的青春年华,谁都想要……”我有一搭、没一搭地在心中自言自语着。 念头一转,我这才惊觉自己刚才的想法,是多么地俗不可耐。 主流的虚荣感 社会习惯给人贴上“标签”,那些标签可能是职业、头衔、学业成绩、财富、国籍、种族诸如此类的身外物。而我在不知不觉中也落入了俗套,按照一个人身上的标签来评价别人。我为自己的肤浅感到惭愧,也为自己能够及时自省而感到些许安慰。 虽然我已停止打量那群女生,却开始思考自己的命运。大学之前,我在小镇长大、求学。我虽能在小地方名列前茅,我却总能深刻地明白,世界其实很大,有才华的人很多。我几乎从不过分看得起自己,也很少会有优越感。 经历过了艰苦的高中考试,我的成绩显然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却很幸运地得到新加坡国大升学的机会。入学国大后,我住在尤索夫宿舍。无论是国大还是尤索夫,都给了我一定的虚荣感。 国大是名校,我能在国大念书当然觉得有面子;尤索夫宿舍聚集的学生都是课外活动表现杰出、在校园里最活跃的其中一群,我能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当然也与有荣焉。 很多事是羡慕不来的 虽然如此,我很快发现,我可是主流里的逆流,我还是我自己,我与那些新贴在我身上的标签无关。我读中文系、喜欢写作和看书、不擅长唱歌、跳舞、体育竞技诸如此类在校园里受欢迎、受追捧的活动。 有时候,我也会羡慕那些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想象自己若是能够过上他们的生活,时不时能够有出风头的机会,去到哪里都有人喜欢,做什么事都显得得心应手,那会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很多事情是羡慕不来的,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做明星。庆幸的是,我能在羡慕别人的同时,将那份只属于自己的特别,始终视若珍宝。 我在国大里是非主流,在尤索夫亦是非主流。我在看自己身上的那些标签时,是不以为意的。认识我的人,也了解我并不是大学或宿舍里的典型人物。我虽然始终格格不入,但每当我发现自己与身边的人有所不同时,却会莫名地暗自窃喜。我想,与众不同是好的现象,也因此,不管是我看我自己抑或是人家在看我时,会比较容易看到我的本质,而不是那些比我还耀眼的标签。或许,这就是我比那群女学生幸运的一点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