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再热的天气,逢清明便又飘起雨来。清明即是时节变化时,也是思念故人时。
经常,人们打趣将清明节说成“扫墓节”。对许多本地华人来说,清明等于扫墓。部分人看重清明是尽孝道的日子,考研历史者会告诉你清明春祭是延续中华传统美德;深一层探讨,清明来到现代的我国,成了感恩先人开垦土地的纪念日。
换你说,清明是什么呢?
在马来西亚,在所有华人聚居点都有义山的存在,不仅是故人安身之地,也是华人南下开拓土地那段历史的见证。这个清明,上山扫墓时,对祖先尽孝道,也对先人感恩情。
“从家庭到会馆清明节,都是按照《礼记》的‘春祭’传统去组织,原则在儒家的‘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重点不在争论有没有灵魂,而是肯定大家心中的死者永远活着,对他感情不变,思念可以传给下一代。”
孝恩文化基金会总执行长王琛发教授解释道,清明节称为清明春祭,是中华传统节日中唯有的两个跟着二十四节气的日子。(另一节日是冬至。这正是为什么这两个节日是按阳历计算。)在这节气转变之日,是春暖花开时,按照传统,人们强调养身和务农;而扫墓,是在唐朝才发展而成的清明活动。
扫墓的两层意义
当年先人南来打拼开拓土地,也将这重要文化节日带来。可是,在这片热带土地,节气转变不明显,没有强调养身和务农的必要,得以延续下来的活动只剩扫墓。
“上山扫墓在古代实为春天活动,是古人养身和环保的活动,同时也是对思念先人的动作。“我国的清明扫墓本身还有两层意义,提倡孝道以外,还以孝道的同理心,发展出对当年南来开拓土地的先人的感恩之情。”
王琛发指出,儒家说每个人都有良心,当良心发作在父母处就是孝道,发作在朋友处就是义,发作在陌生人处便是仁,所以良心发作在我们对感恩的人身上,那是义,所以在东南亚华人社区的山坟称为“义山”。
设总坟表达敬意
“曾经有人问我清明有没有孤魂野鬼,我说没有!因为山上的所有先辈都有继承人,那是我们!他们留下来的钱财,用来办会馆、学校、颁奖学金,是他们创造了马来西亚,而我们是他们共同的子孙,我们会上山拜总坟。”
当年南来的先人,很多都只身飘洋而来,无亲无故,死后被葬在义山上。为了纪念他们为开拓本地社会做出的贡献,所有义山都设有“总坟”,或在会馆的“春祭”也是大家一起祭拜历代祖先,咱们祭拜的不只是自家族的祖先,也对不认识的先人尽一份心意。
他说:“先人南来开辟土地,我们认同他们,也认同了这片土地,也形成华人对这片土地的认同感和主权,义山是先人开辟土地的证明,也印证马来西亚华人非外来者,而是这片土地的开拓者。”
义山与清明
独特扫墓文化
义山是东南亚华人文化特征。当年先人将清明这个节日带来,将节日的价值和结合当地资源,开拓一片新的家园和故乡,开创出属于我们的独特文化,形成了清明扫墓的特色。这种现象只发生在华人开拓区,而非华人移民地。
“将死去的人葬在山上是源自古人环保概念,把失去的人埋葬在山上,每年春天上山去祭拜他,如此一来便能保护山林,山被保留下来,河水也不受到破坏,而山脚下的村落也安全了,生态链得以平衡。”
开辟繁荣的证明
王琛发指出,我国义山的由来是如此。当年福建人、广东人等都有各自聚居村落,而村落后方都有一座义山。当城市逐渐繁荣发展,村落之间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座环形城市,而义山就成了城市的正中央,吉隆坡便是典型例子!福建义山和广东义山实是连接的。这也证明了华人把蛮荒地带发展成村落,再形成城市,义山是祖先开辟土地繁荣的证明。
他表示,现代人认为义山位于黄金地带不发展太可惜的想法是本末倒置,要知道没有义山就没有今天繁荣的城市,所以是义山创造了土地的价值,不是可惜了土地。
反传统尽孝道
孔子说孝,是父母在世时,要依礼来侍奉他们;当他们去世之后,要依礼来安葬及祭祀他们。从义山到现代化墓园,我们看到本地华人清明扫墓的进化演变,也看见孝道的现代化进行式。
小孩教大人孝道
“我要用反传统的方式教导孝道。”仙境集团执行董事长许国栋说,从前是长辈教小孩如何尽孝,如今他提倡由小孩教大人孝道,是更适合现代人的方式。
许国栋表示,现代人嘴上会说孝,实际上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尽孝。现代人有太多借口不尽孝道,工作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工作以外还有一堆活动,甭谈腾出时间陪伴父母。等到父母离开了,才感叹子欲养而亲不在。
因为大人太忙碌,不是故意,却容易忘记对父母尽孝,他们需要有人提醒,那是自己的小孩。他由此想法延伸发展成“仙境古城”。
许国栋说,仙境古城的概念是提供一家人欢聚天伦的地方,不只是与在世的亲人相聚,也同时能思念往生的故人,这么一来也提醒人们爱惜在世的亲人。
仙境古城是崭新的现代化墓园概念,计划还包括在53英亩的土地上设立休闲村,里头设有各项休闲设备包括泳池、健身院、篮球场、鱼池等,从墓园发展成健康休闲生活场所等等。“
所以,当父亲带着孩子来到这里祭祀祖先,也能顺道休闲玩乐,孩子们喜欢这里,平日周末也会囔着要父亲带他们再去玩,如此一来不断地提醒父亲到祖先的墓园看看,是对故人的尊重,同时父亲孩子一同玩乐休闲也能促进亲子关系。”
在生时多陪伴
许国栋表示,孝是行动,这种行动其实非常简单,是在父母在世时多陪伴他们,在父母往生后思念他们。
因此,现代化墓园进化休闲村,为人们设立一个更舒适的环境,让人们更愿意到访的地方,撇开了过往墓地给人“冷清清”的感觉,鼓励人们多到故人墓园看看,以行动尽孝。
许国栋在去年尾才失去了敬爱的祖父,他透露,祖父的离世让他更努力推动仙境古城,发扬孝道。
祖父在世时,自己忙于工作也甚少探望住在老家的祖父,加上祖父性情温和,平日也不麻烦孩子和孙子,总说自己会照顾自己,即便病倒入院,也不让他们到医院探访。如今忆起,许国栋责怪自己拨太少时间给祖父。
扫墓与团圆
解除墓园恐怖感
清明节上山扫墓,是思念故人的动作,同时也是一场家庭聚会。许国栋透露,其父亲在20多年前设立仙境山庄主要也是因为一个字“孝”。
当年,父亲的一位友人向做土地买卖的父亲建议设立私营化墓园时是这么说的:如果你能找到一块地,给祖先舒服地长眠,也让后人上山扫墓时更方便,帮助他人尽孝,那是很好的公德!
新年也可拜祭
20多年来,他们一直沿着这个字发展,发展墓园的同时也发扬孝道。许国栋说,现代人不只是清明才上山扫墓,平日也不乏到墓地思念故人的人们。近几年,新年期间的墓园更是人山人海,可能受到马来同胞的影响,在大年初始时来拜祭先人。
现代人不再视墓园禁忌和恐怖的地方,反而是一个欢聚天伦之地。清明节时,人们不仅给先人上香、烧纸,一家人聚在祖先墓地上,祭祀过后席地野餐起来,画面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