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教总代办奖学金 现开放申请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期望申请学习奖学金、助学金的朋友,董教总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再捎来好消息,发布多项大专或进修课程的奖助学金讯息,大家可要“勤”览董教总网站,可别错失好时机! 以下是各项奖/助学金详情: 上海交通大学(截止日期:1月25日) 上海交通大学委托为推荐单位,推荐优秀学生前往该大学就读,欢迎有意报考的高中独中毕业生,或拥同等资格者(A...
View Article飞行培训纳入 塔斯马尼亚大学课程
21世纪的今天,“学习飞行”不再是奢侈兴趣或崇拜跟风,“冲上云霄”的飞行现已成为澳洲学府的一门大学课程。 据报道,澳洲塔斯马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Tasmania)和当地的航空邮递飞行训练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报读相关的飞行课程,一旦考获学士或硕士学位后,便可成为一名合格的商务航机飞机师。...
View Article吓退歹徒赢奖金 包包防盗装置
我国的攫夺案日益猖獗,令人民忧心忡忡。为了防止被匪徒盯上,有些人选择不带包包为妙,就算带着包包,也会把包包揽得紧紧的,走路时不安地顾前瞻后。 张文佑和李智泓发明的“包包防盗装置”有助于防止包包被抢,并同时发出警报声,吓退歹徒之余,也能让受害者趁机逃跑。该装置让他们获得马来西亚区域的詹姆士戴森发明奖(James Dyson Award),赢得超过1万令吉的奖金! 一圆发明梦...
View Article读书人:赛胡先阿里 斗争回忆录
《赛胡先阿里的政治斗争回忆录》(Memoir Perjuangan Politik Syed HusinAli)全书大致可分成三个部分,即他的童年、少年成长的回忆,在人民党(Parti Rakyat Malaysia)的斗争,以及在人民公正党的斗争。当中占据最大篇幅的,可说是其对于人民公正党的当前挑战与未来路向的讨论。...
View Article我的心声:新声体诗六行诗
新声体诗是由一班具有扎实传统诗词的诗人于1999年在上海倡议根据刘勰文旨“新声”而古新融合,诗词创新而创立“新声体诗”,脱胎于传统诗,但又不同于传统诗词曲当代的自由诗。他们成立了“新声研究小组”,组长为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黄润芬教授,其他成员包括名诗人陈广沣,莫林,盲诗人李忠利夫妇,马荫森,方尼及华东师范大学施亚西教授。...
View Article胶工生涯:向胶园说再见
早上割胶,下午写作,因在写作上大有收获,于是全情投入,把写作当作最重要,而把割胶列为次要,如果遇到认为好的体裁要写,真希望晚上来一场倾盆大雨,这样明早就不能割胶,那么我就一整天可以埋头伏案,写个痛快。...
View Article极短篇:善于等待
等待是有机的频率和能量的周期。 人要活到有了一点年纪,才会长出一点点的智慧,才会明白,很多事情必须等待,没有捷径。善于等待,就是能耐,就是坚持,就是功夫,才可能收获圆满,止于至善。 等待是美好的,它有期待的甜蜜和结果的恍然大悟。
View Article闲情偶寄:闲话名人的后代
名人就是知名人物。每个年代的各领域都有被社会大众、世人所知的出众人物。搞政治的、做大生意的、王室人物、文学家、科学家、大明星等等都是。他们的事业、功业成就不同,如果不是十分伟大而只是名重一时,其后人又不能杰出,可能几十年后他们就被世人忘记。...
View Article百字专栏:做勇敢的事
乱弹阿翔在某个节目中与年轻人分享说:“改变一定会失去,人害怕改变,习惯很可怕,人一习惯会造成依赖,依赖是很可怕的,会让人不敢前进。年纪越大越不敢前进,因为越没有力气,什么都下降,要趁年轻,多去做勇敢的事情。” 每当想去做勇敢的事,心里不可存有任何疑虑,一旦迟疑,一切都归于枯燥的现状。(真懊恼)
View ArticleX世代:不以诡诈对人
每当姐姐眼珠子转来转去时,她即可断定,姐姐又在盘算计谋了— 朋友告诉我,她姐姐两个星期前,和她约好了,全家去她家吃火锅,还特别嘱咐要用最好吃,某种品牌的辣味火锅汤底。她花钱购物,准备了一桌子食材,最后半小时前,她姐姐一通电话,说临时有事不来了!她只能望着满桌食物,不知如何下咽及善后。...
View Article复古墨镜
不知何时开始,时尚圈很疯“复古墨镜,时尚穿”这一股潮流。 时尚大品牌们都爱回用———60、70年代的经典镜框,再为之注入现代的时尚元素和高科技,复古镜框瞬间变得时尚且前卫了起来。 但缺点是,大家怎么看起来都很相似呢?仅有几个品牌还存留着一丝,难得跟别人不同的独特风格,譬如说,紧接着要来介绍的3家品牌: IC!BERLIN电光色膜...
View Article新变奏
虽然2014年很流行粉嫩色调,但如果你觉得,单纯的粉嫩色对新年有点寡的话,迎接新年的这段时间,不妨暂时换下它吧,换什么呢?又是红色?当然……没那么简单啦! 低调数码印花 没错!这期要示范的是近年来的秀台新宠,秀台以外却被敬而远之的数码印花!...
View Article生活文学:遗毒
我最近曾提到“愚民政策”这东西。年轻的朋友,也许会感到迷惑。按词典里的解释,是使人民处于无知和蔽塞状态的政策。这样的手段这样的办法,真行得通么?当然,在资讯全球化的今天,它已经不管用。除了少数仍然过着部落生活的地区,以及受到极端教派桎梏的土邦,民主化与行政透明已然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不过,之前许多殖民地统治者及其衣钵继承者,都成功地采用了这种政策。而且,其遗毒至今仍然或多少地影响着人民的思想...
View Article笔下情:文学评论家夏志清
“我真是聪明!我真是伟大!” 敢说这番话的人自然不是等闲之辈,他就是不久前去世的文学评论家夏志清。他常常自信满满地这般自我夸耀,已经成了他的口头禅。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年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极力推崇的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等作家,如今依然受读者欢迎。他对自己的慧眼识珠,先见之明,颇为得意。 夏志清一向以“敢言”著称,不怕得罪人。...
View Article敲梦痴言:聪明与愚鲁
真正聪明的人绝不愚鲁,愚鲁的人也必不聪明;然而聪明与愚鲁之间有时只差一线,因为倘若错用聪明,就会变成“聪明反被聪明误”,那就比愚鲁更不堪了。 聪明的人智力往往比别人胜一筹,但一定要擅用聪明以收聪明之效。可惜很多聪明的人不晓得韬光养晦,处事锋芒毕现,争露头角。...
View Article悼念赖鸿健特辑:赖鸿健心系佛教 念念慈悲
2013年12月中旬,佛教杂志《慈悲》主编赖鸿健病逝,为岁末添上几许伤感。现走访与赖鸿健相识相交数十寒暑的陈基球居士,通过访问来追思这位为《慈悲》杂志付出心力的主编…… 陈基球从《慈悲》创刊至今一直担任编务顾问,他也在《慈悲》长期撰写“慈悲观”专栏。他与赖鸿健可谓交情深厚,认识近50年。 “我们同来自方马六甲的野新,一起在南洋大学就读毕业,我长他一岁。”...
View Article专栏作者对赖鸿健的缅怀 始终认为自己是文化人
赖鸿健主编往生的消息,我是在面子书上看到的。那时还真的希望是误传而已。一直到证实了之后,心里就开始难过。我当时觉得赖主编走后,《慈悲》的处境真的令人堪忧。...
View Article亲爱互动:双周喜悦欢乐阅读
坐落山城的民办图书馆汲汲营营办了十来年,营运实在不易。在历经两次搬迁,“小绿洲图书馆”尚持续经营的志念,服务读书人。 近5年来,两周一次带丰丰丹丹到社区图书馆借课外读物,是姐妹俩最开心的休闲活动之一。这所民办图书馆成立于2002年,馆藏以中文书为主,约2万5000册图书及中西经典电影1000部。只需登记成为家庭会员,全家即可享用它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包括看电影及以优惠价享用茶餐点心。...
View Article亲子阅读:懂得分享
一个清晨,小贝鸭子到小镇里买了一罐蜜糖和一瓶鲜奶。回家途中,小贝遇到一只穿着睡衣,一边抓头一边喃喃自语的小黑熊。小贝好奇地说:“怎么了?” 小黑熊边抓头边说:“请问这个东西,到底是不是一罐蜜糖?” 小贝说:“不,这是一条面包。” 糊涂小黑熊害怕地把熊掌往嘴里塞:“这下又要被挨骂了!...
View Article肠胃肝胆:下一代
很多时候,病人来见我时都会带着小孩一起来。这几年我发现一个很有趣,也是很让人担忧的现象,即是许多父母都很放纵他们的小孩。 今天,一个病人带着两个小孩过来,在诊所里大吵大闹,让我与病人无法沟通,因为这两个小瓜实在太吵了。不过,最让我吃惊与惊讶的是,该病人与他的先生完全无动于衷,也没吩咐小孩不要吵闹,这很有可能是他们在家里已习惯了这种吵闹声。 视若无睹...
View Article